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10年度】疫後產業趨勢與人才布局 -「中彰投區勞動力發展策進諮詢會議」專題講座
發布單位

綜合規劃科

發布日期

110-10-19

檢核日期

111-07-18

點閱人氣

155


      產業結構與商業模式的改變,往往伴隨著重大的經濟危機。這樣的經驗,可從1964年的石油危機、1990年的全球化風潮、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2020年美中貿易戰與COVID-19看出。每次的動盪都會對就業模式、工作內容產生結構性的變化。從勞動部勞動級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的2030年就業趨勢展望研究調查中,指出變化中的工作形式,可從全球趨勢及國內環境,掌握影響未來工作的驅動因素;並從產業需求、技術應用與科技投入探究人力資源、職能需求。

     有鑑於此,中彰投分署以疫後趨勢議題的引動,透過策進諮詢會議,邀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同時特聘於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的張秘書長玉山特聘教授,分享「疫後產業趨勢與人才布局」。以全球趨勢角度,共議台灣人才布局與未來情勢的討論。

     張秘書長提到,未來非單一因素成就,而是多重因素與全體社會共同選擇結果,也就是說未來的人才布局,是數位科技、經濟、社會與環境相互作用,共同影響整體社會創新、轉變或轉型。

       他也指出創新驅動過程、經濟/勞動結構轉變、社會/環境轉變的社會趨勢的探究,還須從生產流程創新、生產結構轉變、社會轉型的面向,來討論整體發展的構面。對此,以全球重點發展趨勢,提出台灣觀察,更提出五大趨勢:全球化轉區域化、人口結構高齡化、數位科技發展、都市化程度上升、環境風險程度的「台灣趨勢X產業變化」推展建議。

       受全球化驅動,供應鏈產業鏈垂直分工,生產基地已於2000-2019 產生了全球移動,從出口帶動 GDP 的薪資成長來看,2002年開始國內生產活動逐步往海外遷移,使國內 GDP 雖呈現成長,但生產價值活動因產業外移導致2014年的勞動生產力與實質薪資產生脫鉤 ,也就是說勞工享有的經濟成長之成果已然與國內勞動力競爭力產生差異。也因此1999年至2020年隨著海外生產比例持續提升的數據,可發現勞動年均所得停滯的現象。

      然而2020年中美貿易戰及疫情帶來區域化生產型態的轉變「全球產業供應鏈重組,從集中生產轉向分散生產,而臺灣產業也將發展為產能分散、短鏈供應、長鏈管理的型態」。對此,據 2021年國發會與財政部的「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申請案件」統計發現,高階技術人才回流的現象,都形成了生產基地調整與返台投資的現象,並隨著區域經濟整合,臺灣也隨著 WTO、FTAs與 BTA 的鍊結,形成了區域經濟協定的新機會與挑戰。

       同時在數位科技發展帶動產業結構與就業型態變化的趨勢中也可發現,數位科技新興型態,隨著人工智慧 、區塊鏈、雲端運算、擴增實境的帶動下,產業結構也形成了數位轉型 ( 商業模式再造 )、數位優化 ( 消費者體驗 )、數位化 ( 營運管控 ) 的發展,就業型態也因數位化、新平台化、新商業模式有了不同的作業方式。

       據勞動部勞研所的「疫常時代 - 全球供應鏈重整與未來人力資源發展布局」共創工作坊提到三大方向,其一,臺灣的勞動力總量,可因應產業供應鏈移轉,形成人力跨國移動的連結,穩定產業人力的平衡與穩定。其二,產業人才回流,從海外市場的開創與國內高階人才聚集,強化核心產業的能量展現。其三,勞動就業面臨科技進程的轉型,從供應鏈自動化與營運數位化的人機協作新工作型態與數位轉型就業準備,還須持續產業特性,面對關鍵因素,形成趨勢策略的應對。

      而不同的產業所面臨的趨勢與工作改變因素皆有其需研判的角度,對此以台灣五大產業進行未來趨勢討論 :(一)製造業 - 產業特性以出口導向為主但缺工情況普遍存在,其重點的趨勢策略可著重於全球化的連結,藉由自動化、智慧化、數位化發展,持續推升勞動生產力 。(二)營造業 - 智慧應用的導入關鍵在 BIM( 營造資訊科技應用 ),減少設計錯誤,並結合系統化工法導入,降低工地人力與技術性。(三)批發零售業 - 屬內需型產業,非典型人力普遍,面臨數位化的到來,電子商務以及多元通路的勞動力需求面臨技術轉型。(四)運輸倉儲業 - 產業與全球化的供應鏈管理息息相關,需積極導入智慧化作業的智慧倉儲與物流,藉由供應鏈運作與數據管理,補足傳統物流的人力不足之問題。(五)住宿餐飲業 - 在面臨網路科技與數位應用的帶動,可提高食品安全管理與服務體驗的人才技術升級。

      最後,張秘書長提到展望2030年的大方針,以產業數位轉型 & 廠商智慧製造 - 加速進行;服務貿易平台 &零工經濟持續發展;技職教育與職訓系統共進更新之方向與大家共勉。並以 William Gibson 當代趨勢作家提到的一句話做結 尾「The future is already here;it's just not evenly distributed.」提到,政府、企業與個人需跳脫慣性思維來應對未來的開創,因為未來已經到來,勞動力的開展,有賴於夥伴們主動積極共同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