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11年度】智慧機械人才培育推動聯盟《公會領袖》 共議產業之展望及人才需求的職能發展
發布單位

綜合規劃科

發布日期

111-06-30

點閱人氣

67


       公會團體為促進地方產業與經濟發展的共識團體,同時為人才職能與技能展現的重要據點,為促進公會夥伴掌握人力需求的職能發展,結合中彰投勞動力發展策略聯盟的智慧機械人才培育推動聯盟,辦理系列性討論模式的共識會議,第三場次邀請達佛羅股份有限公司的張錦鋒董事長,分享該公司在智慧機械應用的人才培育進程與發展,另邀集轄區廠商協進會代表,有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豐洲科技工業園區廠商協進會、仁化工業區廠商協進會、潭雅神工業廠商協進會、彰化縣水五金產業發展協進會、南崗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等公會領袖,共同討論人才需求的職能發展。

 

       智慧機械的需求來自於全球化數位管理,而智慧機械的數位轉型關鍵在於機聯網技術應用,來達到資訊整合,並透過感測元件來形成平台化管理,藉由資訊的資料掌握來進行生產策略與整體規劃。

 

      無論是數位轉型、智慧應用,人才培育與產業技術是密不可分,意指企業的關鍵技術在於能否持續不斷的引動內部學習與訓練,其中基礎訓練,可連結中彰投分署的職業訓練,而企業升級的方向則需持續掌握技術躍升與科技的脈動。在2020年企業升級關鍵則以「數位轉型」為重,2022年標竿企業邁入「數位智慧自動化」的生產模式,2026年則準備面對「淨零排碳」的國際碳稅出口議題。產業技術升級不再只是企業生存的議題,已逐步成為區域型產業與國際競爭的重要關鍵。

 

       企業面對國際競爭,需先掌握最清晰的智慧應用,有鑑於此,張錦豐董事長分享該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經驗,討論工具機產業的智能自動化與監控模式,並說明聯網應用與碳排放議題的整體關聯性,掌握趨勢方向與國際脈動 。

 

      張錦鋒董事長提到工具機產業展望未來的現在,企業要面對最重要的議題有四個方向,其一企業發展的整體表現,應掌握工業4.0的要點,結合工業3.0 量產與自動化,邁向網絡系統與平台化生產模式;二、系統可靠性的維護指標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機械能夠長時間不間斷的執行目標任務,但它仍有其需進行維修保養的間隔時段,有效的時程掌握,才能規劃整體生產的作業排程;三、當智能自動化生產的數值監控與作業掌握,能做到一天24小時,達到七天的工作生產模式,表示已經達到工業4.0的基本訴求;四、全面的品質管理 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達到數據監控、智能應用、策略執行。

 

      四大方向的目標達成,包括企業本身系統整合與管理,已結合供應鏈管理 (ERP)、工廠營運管制系統 (MES)、數據採集監控系統 (SCADA),透過編程邏輯控制器與感測器的應用,並具備 ART 數據中心與數據監測分析能力,形成機聯網絡的生產模式掌握。

 

       工業4.0網絡系統與平台發展的概念,是跨區域數據管理營運模式,若以全球都有生產基地的概念,具備數據中心與智能監控系統,配合生產區域的通訊保密協定,就能達到全球化生產及機台狀況掌握,對於達佛羅公司而言,機台銷售到全球不同國家,這是重要的售後服務,也是技術展現的重要指標。

       

       張錦鋒董事長特別提到,MTBF可靠性維護系統是重要的生產管理模式,從異常管控、預測防護、生產料件供給,來達到產線不間斷生產,是降低營運成本的智慧管理,同時也是面對未來「淨零排碳」議題,對於能源消耗、廢料處理、汙染控制,碳排計算重要的數據掌握。

     

      在智慧機械人才培育方向,潭雅神工業廠商協進會林釗宏理事提到,機電與工具機產業隨著工業4.0趨勢帶動,產業環境已跟過往不同,建議在職訓課程中導入產業前瞻與未來性,建立學員對於產業的認知與期待。仁化工業區蔣國欽理事長提到,在產業人力進用中常見具備車銑床技術,卻缺乏自動化機械相關職能,建議分署可推行數位化職能訓練,滿足中小企業對於數位轉型的人才需求。最後,南崗工業區企業代表,廣隆光電公司賴秋生經理提到智慧製造藍圖相當大,建議可運用專案小組的方式,分階段達成目標,並結合分署相關職前與在職人才培育,逐步形成智慧生產的發展模式。